我们常说,“你是你吃出来的/you are what you eat”。然而,除了提供营养和能量外,食物还可以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最新的研究表明,饮食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当你吃一些美味的巧克力或是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心情会变得更加愉悦?这并不仅仅是因为食物的味道,而是因为食物中的成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大脑化学物质。例如,巧克力中的可可含有酪胺酸,可以促进脑内多巴胺的释放,从而提升我们的心情。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不健康的饮食与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影响到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进而引发情绪的波动。相比之下,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的饮食与较低的抑郁和焦虑风险相关联。
我们的肠道不仅仅是消化食物的场所,它还是我们身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中的益生菌与我们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这些益生菌能够产生神经递质和代谢产物,直接影响我们的大脑功能和情绪状态。通过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酸菜和发酵食品,我们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提升心理健康。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食品与情绪中心主任杰卡教授的一些研究项目就是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来治疗抑郁症患者。在他们一项针对中度至重度临床抑郁症患者的首个随机对照试验中,他们为患者连续3个月采取了地中海式饮食,效果不错。
他们的试验还显示,人们饮食改善得越多,抑郁症就越能得到改善。
他们还希望将来能够通过饮食和运动来帮助治疗抑郁症。
事实上,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观察到,坚持健康饮食模式(大量食用水果、蔬菜、坚果和豆类;适量食用家禽、鸡蛋和乳制品),偶尔食用红肉能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
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和影响,从生理健康到心理健康——均衡饮食如此重要。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要有改变饮食的动力和心态才行。现代人的很多病都是由自己所导致,我们今天营养过剩的人远大于营养不良的人。因此,健康科学的营养饮食,以及良好的作息与心态,是身体健康的根本。
首页
ꄲ
健康快讯
ꄲ
食物背后的心理学|可以通过饮食改善精神健康嘛?